党建工作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发布时间:2022-09-20 浏览次数:1057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文章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一直在实践和探索,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文章指出,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更大历史贡献。


  文章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文章强调,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

友情链接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清华大学
  •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通产丽星公众号

    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公众号

    版权所有© 中国·金年会-www.jinnianhui.com|登录入口  备案号:粤ICP备号 粤ICP备号  粤公网安备 号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清华信息港科研楼10楼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每一代潮头上都有清华人的身影,比如搜狐张朝阳、美团王兴、快手宿华等。  近两年,AI与机器人浪潮汹涌,清华人亦投入其中。智谱AI、月之暗面、光年之外、小马智行等明星企业,创始团队均可见清华力量。  近日,深圳南山区举行“X-Day”西丽湖路演社清华校友项目专场。南方财经记者现场获悉,截至2024年底,“清华系”在科创板/北交所/港交所上市企业共97家,总市值3.8万亿元。清华也是全国培养AI创业者最多的高校,覆盖大模型、自动驾驶、AI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有趣的是,坐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分支机构,深圳是除北京外清华校友最多的城市。当前,清华创客正批量“南下”,超60家“清华系”上市公司扎根深圳;清华校友创办的硬科技独角兽有53家,深圳占比30%以上。  “清华系”在深崛起,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我国高校长期面临专利“沉睡”难题,清华将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探出一条怎样的路径?  “南下”All in AI与机器人4月,智谱AI启动A股IPO辅导,成为国内“大模型六小虎”首家启动IPO的企业。  成立于2019年的智谱有极强的“清华系”色彩: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唐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CEO张鹏也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总裁王绍兰为清华创新领军工程博士。  纵观“六小虎”,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均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为清华本硕,以至于业内常言:清华承包了中国AI“半壁江山”。  “这几年从All in AI,到AI for All,又到AI in All,AI潮流不断演进,说明我们逐渐会生活在AI时代。作为清华创业者,我们不想做一个旁观者。”卓世科技合伙人、投融资副总裁苏战超谈到。  8月7日,卓世科技参加了深圳南山“X-Day”清华校友专场路演。其切入“AI+医疗”赛道,基于自研的HealthGPT Core多模态健康大模型开发了“小卓AI家医”产品,提供个人健康管理服务。日前,卓世科技与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千万级别采购意向。  苏战超观察到,“清华系”AI创业潮正逐渐南下,深圳是核心点位。一方面是因清华校友集聚,与校友企业、在深教授等有许多潜在的合作机会;另一方面,“这一波AI大模型公司多是清华计算机系孵化的,而深圳的强项是硬件,越来越多AI公司希望与深圳的硬件优势结合,尤其是把具身相关的研发中心放在这里,催生更多优秀的创业项目及爆点产品。”  正如苏战超所言,“具身智能”作为AI(软件)与机器人(硬件)的深度融合体,近两年成为又一市场焦点。其中,深圳表现尤为亮眼,跑出了以优必选、众擎机器人、智平方等为代表的“八大金刚”。根据《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截至去年底,深圳机器人企业达74032家,其中2024年新增14534家,同比增长39.64%,发展势头迅猛。  2016年在深成立的大寰机器人,CEO孙杰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公司专攻智能抓取与精密运动产品,拥有伺服电动夹爪、音圈执行器、伺服电缸、DH-5-6灵巧手、iFM智能柔性运动系统等多系列的超200类产品。  孙杰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在深创业近十年,大寰机器人已拥有超100项知识产权,其中约40%为发明专利。目前核心技术已实现国产化,服务了消费电子、新能源等多家头部企业。  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大寰机器人,深圳涌现的一批机器人企业中,“清华系”依旧显眼。例如去年8月成立的星际光年,创始人位德浩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八大金刚”之一智平方,副总裁邱巍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如今,深圳机器人创业赛道还涌入了清华“00后”。  “我是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读生,几位联创都是‘00后’。我们的愿景是让机器人像汽车一样,成为一种私人大宗消费品,真正进入人类的生产、生活。”零次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李宜哲介绍道。  据了解,零次方机器人成立于今年1月,核心成员来自清华AI&Robot智能机器人实验室。5月,零次方对外发布专项场景具身操作基础模型Zerith-V0以及轮臂人形机器人Zerith-H1,为商业服务场景提供具身智能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超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机器人企业。  “清华校友圈对AI和机器人的关注度很高,在技术创新、产业合作和投融资方面,大家日常保持着高密度的交流。加上深圳是一座开放包容、创新活力非常强的城市,校友们常常碰撞出有趣的火花。”李宜哲谈到。  “两度空间”缩短信任时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4)》显示,2023年高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清华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据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披露,2023年清华大学审议通过了120个成果转化项目,涉及558项知识产权,总收入3.45亿元(到账金额),转化成果来自30个院系,拟成立衍生企业14家。  成果转化的一系列成绩,与清华校友网络长期的“传帮带”机制不无关系。  “清华有一个互帮互助的校友创新创业体系。许多师兄师姐在行业内已有多年经验,从技术到投融资,再到心态调整,比如企业在发展不同阶段,作为核心创始人应考虑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能给予我们许多有益指导。”大寰机器人CEO孙杰说。  影身智能创始人兼CEO闵伟也谈到:“校友是一个天然的信任平台,大家从同一个学校出来,有相似的理念和价值观,可能只需要‘两度空间’,就能认识适配的合作伙伴并建立信任。”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密尔医疗创始人戴逸翔,同样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清华校友间的产业资源互补。  密尔医疗定位为多场景激光医疗系统方案与核心部件提供商。“我们服务了‘清华系’做数字PCR、基因测序以及诊断类的公司,他们原先的光源多从海外采购,如今进行国产化布局;密尔医疗激光器的核心部件也有一些清华师兄弟公司在提供支持,校友身份明显缩短了建立信任的时间。”戴逸翔说。  今年7月,零次方机器人宣布完成天使+和天使++轮亿元级融资。其中,天使+轮由包河创投、同创伟业、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出资;天使++轮由水木基金、包河创投、力合瑞穗、拉尔夫创投出资。资金主要用于技术攻坚、量产提速以及生态布局。  这一融资事件极具“清华系”特色。记者梳理发现,“清华系”不只有创业公司,还有以水木基金、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启迪之星等为代表的投资机构,覆盖天使、VC、PE全投资阶段,形成了“技术深度——产业资源——资本赋能”的连锁反应与乘数效应。  其中,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作为国内首批天使创投机构之一,扎根深圳多年。1999年,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发起成立“深圳市清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旨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企业孵化;2015年,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集团组建完成;2019年,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集团与通产丽星完成重大资产重组;2021年,上市公司更名“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股票代码002243.SZ。  官网显示,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累计投资孵化和服务企业4000多家,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20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多家,以及20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本身就带有‘清华系’标签,源源不断会有校友主动联系。”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总经理助理、力合创投总经理隋建锋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校友组织是其获取“清华系”创业项目的一大源头。  以零次方机器人为例,其天使轮由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同创伟业等共同投资孵化。除了出资,jinnianhui金年会登录入口还与南山区政府对接,助推零次方机器人入驻南山区“模力营”AI生态社区,实现合肥、深圳双总部运营,目前深圳团队主要负责前沿算法开发与国际化运营工作,已达约40人规模。  同创伟业首席投资官、深圳清华校友会金融投资分会金融分会会长丁宝玉在“X-Day”活动上透露,截至2024年底,“清华系”在科创板/北交所/港交所上市企业共97家,总市值3.8万亿元;其中63家总部或核心研发在深圳,占比65%。清华校友创办的硬科技独角兽(CB Insights口径)全国共53家,深圳占19家。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丨陈思琦编辑丨孙超逸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